机电工程系专业发展规划

作者: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来源:机电工程系 时间:2019-08-30 18:25 点击:721次

机电工程系专业发展规划

2018.10-2023.10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机械装备制造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55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并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等领域为重点,在技术上、产业化上寻求突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时代大背景条件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更卓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制造强国之梦的必走之路。

四川建华职业学院的成立正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而机电工程系专业建设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是全系各项工作的龙头,对于落实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体现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实现办学目标,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机电工程系专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重要指示。坚持以培养机电类专业企业急需人才为宗旨、以企业各生产岗位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机电工程系的专业建设水平、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机电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各大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二、总体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个对接为指导,以园校合作、校企合作为途径。未来五年内,机电工程系将打造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使培养学生的质量位于四川省同类高职教育的前列,建设具有省级示范性的专业,为学院将来升级为本科院校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三至五年的建设,各方面软硬件条件具备时,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建,把机电工程系打造成一个集生产教学、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企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校办工厂。把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教学质量高、为企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专业。

三、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为重点,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校企一一体化”为主线,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五年期间,我们将着重打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争取将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打造成1个特色专业和王牌专业,并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为专业建设核心,围绕“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专业方向,打造一个立足川东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的机电专业群。

(二)专业群发展的规划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仅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也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机电工程系将在五年之内,围绕“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专业方向,打造机电专业群。逐步开设机械装备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等多个专科专业。

2018年机电工程系已申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并最终成功获批。2019年系部将根据师资力量结构分布和实训室建设情况,计划申报下列专业,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机电工程系专业申报计划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申报专业

数控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器人工程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师资队伍整体目标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一流、作风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成功申报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要求青、中、老教师比例为4:4:2,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和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构建机械零部件制造和产品装配岗位能力的特色鲜明和应用性强的课程体系,成功申报2门省级共享资源精品课程,出版国家级重点职业教材3本。

(二)在校生规模

    机电工程系每年计划招生规模人数将根据专业建设情况变化而变化,根据每年专业申报计划,可以预计未来五年机电工程系专业学生规模,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 机电工程系专业学生规模规划表

年 度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招生规模(人)

200

400

600

800

1000

在校生规模(人)

200

600

1200

1800

2200

(三) 师资配备目标

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配备相关指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一般按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的标准配备专任师资;专业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0%以上,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一般应不低于75%;专业课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占50%。根据上表2中每年在校生人数,规划出2019年到2023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具体详见下表3所示:

 

 

表3 机电工程系师资配备规划表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专任教师(人)

8

24

48

72

88

其中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

3

8

15

22

27

“双师型”教师(人)

6

18

36

54

66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

4

12

24

36

44

(四)师资现状及需求

2018年四川建华职业学院(筹)通过人才引进、外聘和网络招聘等手段,引进大量机电类专业人才,为机电工程系配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业课教师 12人,其中专业负责人1 人,专业副高级职称 3人,研究生学历 6人,双师型教师 3人。专业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分布情况,45岁以上专业课教师占33.33%;35-45岁专业课教师占8.3 %;25—35岁专业课教师占58.3%。

根据表3师资配备规划表和现有师资配备情况可知,目前师资配备力量充足,但在师资结构上仍存在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2019年双师型教师至少要到达6人,而现有师资配备中双师型教师仅有3人,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这不利于未来开展高职教育的教学任务;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队伍中年青教师占58.3%,有工作经验的中年教师占比为8.3%,青、中、老教师比例结构不合理,这不利用教师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2019年8月之前,需要引进或培养至少3名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才能达到2019年师资配备要求;2019年12月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引进至少12名专业课教师。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至少5人,双师型教师至少1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至少6人,才能达到2020年师资配备要求。在未来五年人才引进过程中,注意引进有工作经验的中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以保证青、中、老教师的比例,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和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五)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1.加大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和具有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

具体措施:一是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倾斜力度。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优先支持其作为主持人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对于引进的博士提供必要的科研启动资金,硕士提供安家费,并为他们提供住房保障。二是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工作要创新思维,推出招才引智的组合拳。对于引进的外地高层次人才,要有相关政策支持解决住房、爱人工作、档案、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引进的本地高层次人才,除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外,要利用乡情和亲情的感召,打好感情牌。总之,要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让高层次人才安心扎根南充,服务于四川建华职业学院,让各方面高层次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2.加大对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具体措施:一是鼓励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教改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以进一步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并视其科研能力情况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二是制定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明确传帮带对象和传帮带指导教师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明确 “传帮带”制度的具体内容。建立“以老带新”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中老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之间互学互助的良好风气的形成,顺利实现师资队伍整体质量的全方位提升。三是实行导师负责制。大力支持并帮助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安排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申报者的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

3.通过人才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各种激励政策和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具体措施:一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行。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凡对学院或系部发展建设有突出贡献者,应给与相应的奖励;教师本人或指导学生在国、省技能大赛中获奖者,系部应按获奖层次给予必要的奖励;凡承担学院或系部产学研项目者,学院或系部应按获奖成果和进度给与必要的奖励;教师以学院名义发表论文或专利的学院或系部应给予必要的补贴;教师在说课、讲课比赛中获奖的学院或系部应给与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学院或系部每年应评选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教师模范、先进集体,并召开表彰大会,公开表彰,颁布荣誉证书,增强教师的荣誉感,激发教师们的献身精神。

二是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指学院或系部领导者从情感人手,通过对教师的信任、尊重与关怀,满足教师的自尊需要,以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人的情感调节着人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人的情感激励,领导与教职工之间要彼此尊重,真诚相待,互相支持信任。领导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态度和勇气,敢于接受教职工的合理批评和建议,领导要主动关心教师,要深入了解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尽可能地让教师在和谐舒畅的心理环境中进行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学院文化环境的建设,营建一个比较适合人的生活尊严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一个人们普遍相互尊重的校园,从而使教师在自尊的需要和社交的需要都获得满足的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绩效激励。要建立各种考核指标,用绩效来衡量工作的情况,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这样可使在教职工明确差距,迎头赶上。对绩效突出者予以奖赏,对绩效很差的采取惩罚措施,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也使某些难以胜任教师工作的人产生危机感。如果采用“大锅饭”,人人都分,就会伤害努力者的上进心,助长落后者的懒惰情绪;其次重奖重罚。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正确采用升降激励和正负激励,因为奖对一人,就会鼓舞一片,罚对一人,就会教育一片;反之,如果奖错一人,就会冷落一片,罚错一片,就会寒心一片,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4.保障教师个人发展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保障好教师个人发展,才能发挥高水平的教学技艺,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如何保障教师个人发展。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各种合理的管理制度、奖评制度和薪酬制度等。学院要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更人性化、更弹性化的管理的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明确各系部管理者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尽早实现各系部规范化的管理和运作。系部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和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另一方面要尽快制定完善各系部教师岗位的管理职责和奖评制度,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平台。

二是加强系部产教融合建设力度,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为教师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深度的产教融合,可以提高教师收入,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建设,更有利于把教学和生产统一起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深度的产教融合,让教师不仅仅是教师,更是生产管理者,把教师个人事业融入到系部建设发展中,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建华梦里,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幸福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安全感。

 

五、实践平台建设

(一)实训平台建设目标

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将机电工程系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合格的现代智能性制造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和建设一个能满足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专业人才核心岗位能力需求的先进的实习实训平台,并力争成功申报1个培养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

(二)实训平台建设规划

1.产教融合的建设

将机电工程系打造成一个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把系部变成工厂,让教室变成车间, 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同时根据未来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以一个打造成功的产业为支撑点,带动n个产业,孵化出m个项目,最终将机电工程系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实现真正的校—企一体化。实现深度产教融合,打造产业园区,绝非一朝一夕的短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一步一步实施,具体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2018—2019年期间,建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生产性车间。基于现有机床设备,整合各方资源建一个机械加工生产车间。车间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校内基地,另一方面可对外承接订单,完成产品的来料加工,将教学与生产融合为一体。第二步,在2020—2021年期间,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厂,打造产业品牌。基于前期建设的机加工生产车间,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吸纳社会资金,成立一个机械制造加工厂,打造学院自己的品牌。在成立工厂的同时,要进一步引进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集设计、制造、装配、调试、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成立设计研发中心,研发出更多市场需求的产品,打造学院自己的品牌。第三步,在2021—2023年期间,招商引资,构建产业园区。引入资本活水、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依靠资本推手,将机电工程系每一个专业均打造出对应的产业,让每一个产业孵化出m个项目,最终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实现真正的校—企一体化。

2.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硬件建设,结合教学、科研和行业需求,拟于2019年8月前,完成机械加工实训室、基础焊接一体化实训室、机械结构实训室、钳工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机械设计创新实训室、技术测量实训室等实训基地的建设。2023年7月前,系部将根据教学课程要求、专业群的建设情况和行业实际需求,建设刀具和夹具实训室、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训室、嵌入式与机器人设计制作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制造实训室等。

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训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7月前,机电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在川东北地区至少与两家能够反映目前制造技术应用的较高水平,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提供条件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2020年7月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与五家省内知名制造装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且企业能保证一学期的有效工作时间,能对学生高度负责,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机电工程专业类的工作技术岗位。2023年7月前,在川东北地区与三家知名机械制造装备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领域合作。                            

(三)学生技能拓展

基于建设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技能。学生应主动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四川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对大赛的准备、学习、参与、总结,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择业的竞争力,并且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学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业意识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利用创新创业工程实训中心,孵化创业项目。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技术分析,优化产品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可设计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的专用夹具、与制造装备企业协同参与机床的技术改造;也可与他人合作成立制造技术研究所,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信息咨询等综合性专业服务。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在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系部成立“机电工程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专业的建设和产教融合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

机电工程系专业建设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和专业负责人制,由专业方向负责人具体负责建设,制定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并负责按时、按量、保质完成各项目的建设计划,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完成进度和建设质量进行考核,并给予必要的奖惩。

2.资金保障

机电工程系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学院下拨必要的经费保障,对于系部的产教融合,学院要下拨产教融合专项资金。此外,系部要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争取国家的项目经费支持。系部将严格依据学院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分建设项目和建设年度对项目资金进行分配,接受学院和上级部门的审计监督,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在专业规划建设过程中,明确项目建设进度,认真执行验收标准,确保机电工程系专业群建设项目的顺利建成。

3.制度保障

机电工程系专业是学院重点专业培育建设项目,学院和系部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使项目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建立建设项目监控机制,实施项目动态管理,对专业建设中各个项目和各项建设工作的质量、进度、经费使用等情况适时进行监控,实行信息公开,向学院主管领导和财务等主管部门及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定期向全系教师和员工公开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高质高效。保证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和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

六、质量监控

   (一)指导思想

质量控制是教学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的质量管理的效能有直接影响,将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2018-2019年期间,我们将设计构建一套全新、科学、完善的高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二)教学质量目标

1.制定一套科学有效地《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工作规范》。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规范执行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事故,对出现教学事故的有关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完善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有序、科学、规范。制定《教学检查制度》,确保学院的教学检查常态进行。成立以系教学管理团队为主要成员的系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并特别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作用。负责对日常教学的随机检查与督导。对教师备、上、批、辅、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引导。

2.制定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强化实践环节质量控制,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情况及建设状况进行综合检查和科学评价,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3.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奖励激励制度。除以上罗列的一些规章制度以外,建立一套奖励激励制度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机电工程系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保存制度,有利于将来上级检查、评估、年审等工作的快捷、方便。

4.建立行业反馈及专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拓展行业反馈渠道,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行业反馈及专业评价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决策依据。

(三)主要措施

1.教学监督与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系部将在每学习期期初、期中和期末定期组织教学管理团队人员和部分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全体任课教师教案、教学计划、作业布置与评价,主要检查教师各项教学文件和教辅材料的是否完整、规范、认真。新开课及开新课管理。加大新开课及开新课教师的管理力度,通过规范管理,确保新开课及开新课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学监督作用。加大对教师、学科与专业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规范的监督。教学督导组的成员参加听课、评教、评学活动,及时听取、收集,总结并反馈教学情况,参加学院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学检查、教师考核,全面规范教学质量管理。

2.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

及时掌握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系部每学期中期将定期向每个班级发放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每学期定期召开1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其他反馈意见。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教学相长。同时互评与监督评价。每学期期末开展一次教师同行互评,与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健康开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每学期期末召开一次教学督导工作会,对全院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加强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实践环节是学校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将大力强化实验、实训和实训环节的质量监控,完善《实验教学大纲编写与执行情况质量标准体系》、《实验指导质量标准体系》、《专业实验质量标准体系》和《毕业实习质量标准体系》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依托院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深发实践教学改革,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3.行业反馈及专业评价

我们将从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狠抓专业建设入手,加强行业和毕业生信息反馈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以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学院。加大就业创业指导的力度,推进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充分利用暑假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工作,信访用人单位,加大毕业生离校后信息跟踪力度,采取有效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改善毕业生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层次。学院对专业的评价主要采取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等,但这远远不够,也不能对学院专业进行科学和有效的评价。为此,我们将实施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评价和上级评价等多种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