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生精神 实现自我发展

作者:赵发香 来源:机电工程系 时间:2018-12-14 10:30 点击:578次

一、引言                            

张澜故里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系民主革命家、人民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张澜的出生与生活之地,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

2018年12月,我和机电系全体教师一起参观了张澜故居,充分领略了中国民主先贤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重温了民盟先辈张澜一生为国奔波的事迹。我们先后参观了青莲池、民盟林、表方广场、竹林书院等场所,参观期间,每到一处,我不时驻足、细细品味,相互交流、畅谈感想,仔细品读张澜生前的每件文物资料,切身感受革命伟人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且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现代科学教育更是稀缺。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张澜将开启民智作为己任,在所辖之地大力兴办教育,有古典的蒙馆、书院,有现代的小学、中学、大学,还有积业教育、留洋教育等,并提倡学以致用,极大缓解了当时教育普及及学生就业的社会问题,为实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作为一个民主革命家,张澜不仅鼓励学生勤奋读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还不断向学生灌输民主、爱国、改造社会的思想,希望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将来报效国家。在任成都大学校长期间,张澜办学思想开明,主张兼容并包,倡导思想自由和学术研究自由,不干涉政治信仰和学术见解,提倡“百家争鸣”,坚决抵制国民党的党化教育,鼓励师生探寻真理,为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展露出了一丝曙光。

张澜先生是著名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义士,是辛亥革命的功臣,是坚决抗日、反对内战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新中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张澜先生出生于旧时代,却度过了“梦耽天下、民主求索”的光辉一生,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光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是一份光辉而又沉甸甸的伟大事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清晰的规划,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个人发展背景分析

1. 自我认识

了解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本人忠于并热爱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现年33岁,讲师职称,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5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2011年6月至2016年8月,我任职于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系,主要讲授《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土木工程CAD》、《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担任《土木工程材料》重点课程负责人;承担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筹建的主要工作;还曾担任南充校区土木工程系本科教学组组长。

2. 优势

(1)五年的高校教学经验给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具有奉献精神,能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思维活跃有自己的想法,勇于探索、能吃苦、有上进心。

(3)严谨热忱、积极主动,富有耐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团队协作意识。

(4)学习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较强,善于启发学生;有较好的亲好力,能与学生经常沟通交流。

3. 劣势

(1)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深刻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特殊的高等教育,它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上述目标定位就决定了高职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只需达到“够用”为目的;教学内容要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相联系,学生必须熟悉生产一线的具体实践操作;这对刚接触职业教育的我是较难把握的。

(2)对企业生产实际了解较少,实践知识缺乏

本人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成为教师,没有在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活动的经历,因此不具有“双师型”教师所需要的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除了高等性外还有职业性。职业性,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实际技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当前,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正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与市场结合紧密的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包括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多方面内容的全方位调整。而这种调整是以师资条件为前提的,因此若不能及时完成职业化转型,就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三、三年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迅速完成职业化转型,并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骨干教师,要始终把这个目标放在我职业发展目标的首位。其次,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第三,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成长为专业骨干教师,评上副教授职称。

2.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积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完成职业化转型;在参加课题研究上有所积累和成绩,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完成一篇较有质量的教研论文。

第二年:按照既有计划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交流,在产教园区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努力实现产教研相结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第三年: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能参加校内校外各级各类的比赛和评比,成为学科内的骨干力量;发表高质量的教学教研及科研论文,顺利完成副教授职称评定任务。

四、目标实施措施

1.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2. 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高职学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相对较低,综合素质相对较差,近年还有很多“单独招生”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薄弱,认知能力较差;(2)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不良习惯较多;(3)心理脆弱,情绪调节与自我管控能力差。高职学生的以上特点要求我们的高职教师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3.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完成职业化转型

进入高职院校的高学历青年教师由于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系统锻炼,教育教学手段欠缺,没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对高职教育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把握不牢,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较差,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这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和熟悉高职教育的特点,苦练教学基本功,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包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教学必须将教和学统一起来,让教的内容都能被学生学到,形成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应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应适合高职学生实际,过高或过低都不可取;教学内容规定了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等的性质和范围,因而它们的设计很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求老师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形象化,这样才能利于学生接受。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有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法能训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会产生被他人评价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其使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还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也是很重要的。教学讲解应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授课语言要准确规范、通俗易懂,并适当配以内容简练、布局合理的板书。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平易近人,多与学生交流,建立团结、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4. 积极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锻炼自己的“双师”素质

当前高职教育教师必须向“双师型”教师转型,高职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和双师素质。企业和社会需要大批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界定,培养这一层面人才的历史使命就由高职院校来承担,具体的培养工作,就责无旁贷地落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肩上。可以说,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教师是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双师素质教师具备较高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和技能训练。为此,我们要积极利用实践锻炼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

首先,要积极参加企业锻炼,掌握企业生产实际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或专门抽出时间,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如挂职锻炼、兼职锻炼、短期培训锻炼等。

其次,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在各高职院校中,已经广泛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学生技能大赛,学校学生在技能大赛中的表现也已经成为了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指标。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团队,在竞赛中,指导教师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与其他竞赛的选手进行横向对比,发现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的差距与不足,为今后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三,充分利用好学院产教园区综合育人平台,通过产教园区的生产车间及与企业的项目合作来提高自身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5. 努力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在科研工作开展方面,必须着眼于实际,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能拘泥于条件不足而怨天尤人让科研停滞,否则将导致科研工作越来越难以开展。

高职类院校虽然在基础研究、纵向课题研究方面具有很多不足,但在应用研究、横向课题研究方面却具备一定的优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较紧密,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容易获得企业生产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可以开展一些针对企业实际的应用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同样有机会可以开展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推出了一些适合于高职类院校参与的应用基础科研课题,我可以利用这些机会,积极开展课题申报。此外,还可以通过校际合作,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利用在读研期间与研究生导师建立的良好关系,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借助于母校的科研平台开展科研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规划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为学院发展及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